第五章 優化鄉村休閑旅游業
鄉村休閑旅游業是農業功能拓展、鄉村價值發掘、業態類型創新的新產業,橫跨一二三產業、兼容生產生活生態、融通工農城鄉,發展前景廣闊。
第一節 聚焦重點區域
依據自然風貌、人文環境、鄉土文化等資源稟賦,建設特色鮮明、功能完備、內涵豐富的鄉村休閑旅游重點區。
建設城市周邊鄉村休閑旅游區。依托都市農業生產生態資源和城郊區位優勢,發展田園觀光、農耕體驗、文化休閑、科普教育、健康養生等業態,建設綜合性休閑農業園區、農業主題公園、觀光采摘園、垂釣園、鄉村民宿和休閑農莊,滿足城市居民消費需求。
建設自然風景區周邊鄉村休閑旅游區。依托秀美山川、湖泊河流、草原濕地等地區,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,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,發展以農業生態游、農業景觀游、特色農(牧、漁)業游為主的休閑農(牧、漁)園和農(牧、漁)家樂等,以及森林人家、健康氧吧、生態體驗等業態,建設特色鄉村休閑旅游功能區。
建設民俗民族風情鄉村休閑旅游區。發掘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、歡慶的民俗節日活動、多樣的民族特色美食和絢麗的民族服飾,發展民族風情游、民俗體驗游、村落風光游等業態,開發民族民俗特色產品。
建設傳統農區鄉村休閑旅游景點。依托稻田、花海、梯田、茶園、養殖池塘、湖泊水庫等大水面、海洋牧場等田園漁場風光,發展景觀農業、農事體驗、觀光采摘、特色動植物觀賞、休閑垂釣等業態,開發“后備箱”“伴手禮”等旅游產品。
第二節 注重品質提升
鄉村休閑旅游要堅持個性化、特色化發展方向,以農耕文化為魂、美麗田園為韻、生態農業為基、古樸村落為形、創新創意為徑,開發形式多樣、獨具特色、個性突出的鄉村休閑旅游業態和產品。
突出特色化。注重特色是鄉村休閑旅游業保持持久吸引力的前提。開發特色資源,發掘農業多種功能和鄉村多重價值,發展特色突出、主題鮮明的鄉村休閑旅游項目。開發特色文化,發掘民族村落、古村古鎮、鄉土文化,發展具有歷史特征、地域特點、民族特色的鄉村休閑旅游項目。開發特色產品,發掘地方風味、民族特色、傳統工藝等資源,創制獨特、稀缺的鄉村休閑旅游服務和產品。
突出差異化。鄉村休閑旅游要保持持久競爭力,必須差異競爭、錯位發展。把握定位差異,依據不同區位、不同資源和不同文化,發展具有城鄉間、區域間、景區間主題差異的鄉村休閑旅游項目。瞄準市場差異,依據各類消費群體的不同消費需求,細分目標市場,發展研學教育、田園養生、親子體驗、拓展訓練等鄉村休閑旅游項目。順應老齡化社會的到來,發展民宿康養、游憩康養等鄉村休閑旅游項目。彰顯功能差異,依據消費者在吃住行、游購娛方面的不同需求,發展采摘園、垂釣園、農家宴、民俗村、風情街等鄉村休閑旅游項目。
突出多樣化。鄉村休閑旅游要保持持久生命力,要走多輪驅動、多軌運行的發展之路。推進業態多樣,統籌發展農家樂、休閑園區、生態園、鄉村休閑旅游聚集村等業態,形成競相發展、精彩紛呈的格局。推進模式多樣,跨界配置鄉村休閑旅游與文化教育、健康養生、信息技術等產業要素,發展共享農莊、康體養老、線上云游等模式。推進主體多樣,引導農戶、村集體經濟組織、農業企業、文旅企業及社會資本等建設鄉村休閑旅游項目。
第三節 打造精品工程
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,加強引導,加大投入,建設一批休閑旅游精品景點。
建設休閑農業重點縣。以縣域為單元,依托獨特自然資源、文化資源,建設一批設施完備、業態豐富、功能完善,在區域、全國乃至世界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休閑農業重點縣。
建設美麗休閑鄉村。依托種養業、田園風光、綠水青山、村落建筑、鄉土文化、民俗風情和人居環境等資源優勢,建設一批天藍、地綠、水凈、安居、樂業的美麗休閑鄉村,實現產村融合發展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依托美麗休閑鄉村,建設健康養生養老基地。
建設休閑農業園區。根據休閑旅游消費升級的需要,促進休閑農業提檔升級,建設一批功能齊全、布局合理、機制完善、帶動力強的休閑農業精品園區,推介一批視覺美麗、體驗美妙、內涵美好的鄉村休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。引導有條件的休閑農業園建設中小學生實踐教育基地。
第四節 提升服務水平
促進鄉村休閑旅游高質量發展,要規范化管理、標準化服務,讓消費者玩得開心、吃得放心、買得舒心。
健全標準體系。制修訂鄉村休閑旅游業標準,完善公共衛生安全、食品安全、服務規范等標準,促進管理服務水平提升。
完善配套設施。加強鄉村休閑旅游點水、電、路、訊、網等設施建設,完善餐飲、住宿、休閑、體驗、購物、停車、廁所等設施條件。開展垃圾污水等廢棄物綜合治理,實現資源節約、環境友好。
規范管理服務。引導和支持鄉村休閑旅游經營主體加強從業人員培訓,提高綜合素質,規范服務流程,為消費者提供熱情周到、貼心細致的服務。
第六章 發展鄉村新型服務業
鄉村新型服務業是適應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變化應運而生的產業,業態類型豐富,經營方式靈活,發展空間廣闊。
第一節 提升生產性服務業
擴大服務領域。適應農業生產規模化、標準化、機械化的趨勢,支持供銷、郵政、農民合作社及鄉村企業等,開展農技推廣、土地托管、代耕代種、烘干收儲等農業生產性服務,以及市場信息、農資供應、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、農機作業及維修、農產品營銷等服務。
提高服務水平。引導各類服務主體把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,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城鎮設立鮮活農產品直銷網點,推廣農超、農社(區)、農企等產銷對接模式。鼓勵大型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開展托管服務、專項服務、連鎖服務、個性化服務等綜合配套服務。
第二節 拓展生活性服務業
豐富服務內容。改造提升餐飲住宿、商超零售、美容美發、洗浴、照相、電器維修、再生資源回收等鄉村生活服務業,積極發展養老護幼、衛生保潔、文化演出、體育健身、法律咨詢、信息中介、典禮司儀等鄉村服務業。
創新服務方式。積極發展訂制服務、體驗服務、智慧服務、共享服務、綠色服務等新形態,探索“線上交易+線下服務”的新模式。鼓勵各類服務主體建設運營覆蓋娛樂、健康、教育、家政、體育等領域的在線服務平臺,推動傳統服務業升級改造,為鄉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務。
第三節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
培育農村電子商務主體。引導電商、物流、商貿、金融、供銷、郵政、快遞等各類電子商務主體到鄉村布局,構建農村購物網絡平臺。依托農家店、農村綜合服務社、村郵站、快遞網點、農產品購銷代辦站等發展農村電商末端網點。
擴大農村電子商務應用。在農業生產、加工、流通等環節,加快互聯網技術應用與推廣。在促進工業品、農業生產資料下鄉的同時,拓展農產品、特色食品、民俗制品等產品的進城空間。
改善農村電子商務環境。實施“互聯網+”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,完善鄉村信息網絡基礎設施,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。建設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,加強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,營造良好市場環境。
第七章 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
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的創新,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農業與現代產業要素的交叉重組,引領農業和鄉村產業轉型升級。
第一節 打造農業產業化升級版
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隊伍。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,引導龍頭企業采取兼并重組、股份合作、資產轉讓等形式,建立大型農業企業集團,打造知名企業品牌,提升龍頭企業在鄉村產業發展中的帶動能力。指導地方培育龍頭企業,形成國家、省、市、縣級龍頭企業梯隊,打造鄉村產業發展“新雁陣”。
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。扶持一批龍頭企業牽頭、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跟進、廣大小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,構建分工協作、優勢互補、聯系緊密的利益共同體,實現抱團發展。引導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明確權利責任、建立治理結構、完善利益聯結機制,促進持續穩定發展。有序推進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業產業化經營。
第二節 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
培育多元融合主體。支持發展縣域范圍內產業關聯度高、輻射帶動力強、參與主體多的融合模式,促進資源共享、鏈條共建、品牌共創,形成企業主體、農民參與、科研助力、金融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。
發展多類型融合業態。引導各類經營主體以加工流通帶動業態融合,發展中央廚房等業態。以功能拓展帶動業態融合,推進農業與文化、旅游、教育、康養等產業融合,發展創意農業、功能農業等。以信息技術帶動業態融合,促進農業與信息產業融合,發展數字農業、智慧農業等。
建立健全融合機制。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建立多種類型的合作方式,促進利益融合。完善利益分配機制,推廣“訂單收購+分紅”“農民入股+保底收益+按股分紅”等模式。
第八章 推進農村創新創業
農村創新創業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動能。優化創業環境,激發創業熱情,形成以創新帶創業、以創業帶就業、以就業促增收的格局。
第一節 培育創業主體
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,加大扶持,培育一批扎根鄉村、服務農業、帶動農民的創新創業群體。
培育返鄉創業主體。以鄉情感召、政策吸引、事業凝聚,引導有資金積累、技術專長和市場信息的返鄉農民工在農村創新創業,培育一批充滿激情的農村創新創業優秀帶頭人,引領鄉村新興產業發展。
培育入鄉創業主體。優化鄉村營商環境,強化政策扶持,構建農業全產業鏈,引導大中專畢業生、退役軍人、科技人員和工商業主等入鄉創業,應用新技術、開發新產品、開拓新市場,引入現代管理、經營理念和業態模式,豐富鄉村產業發展類型。
培育在鄉創業主體。加大鄉村能人培訓力度,提高發現機會、識別市場、整合資源、創造價值的能力。培育一批“田秀才”“土專家”“鄉創客”等鄉土人才,以及鄉村工匠、文化能人、手工藝人等能工巧匠,領辦家庭農場、農民合作社等,創辦家庭工場、手工作坊、鄉村車間等。
第二節 搭建創業平臺
按照“政府搭建平臺、平臺聚集資源、資源服務創業”的要求,建設各類創新創業園區和孵化實訓基地。
選樹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。遴選政策環境良好、工作機制完善、服務體系健全、創業業態豐富的縣(市),總結做法經驗,推廣典型案例,樹立一批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。
建設農村創新創業園區。引導地方建設一批資源要素集聚、基礎設施齊全、服務功能完善、創新創業成長快的農村創新創業園區,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、農產品加工園、高新技術園區、電商物流園等,建立“園中園”式農村創新創業園。力爭用5年時間,覆蓋全國農牧漁業大縣(市)。
建設孵化實訓基地。依托各類園區、大中型企業、知名村鎮、大中專院校等平臺和主體,建設一批集“生產+加工+科技+營銷+品牌+體驗”于一體、“預孵化+孵化器+加速器+穩定器”全產業鏈的農村創新創業孵化實訓基地。
第三節 強化創業指導
建設農村創業導師隊伍。建立專家創業導師隊伍,重點從大專院校、科研院所等單位遴選一批理論造詣深厚、實踐經驗豐富的科研人才、政策專家、會計師、設計師、律師等,為農村創業人員提供創業項目、技術要點等指導服務。建立企業家創業導師隊伍,重點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遴選一批有經營理念、市場眼光的鄉村企業家,為農村創業人員提供政策運用、市場拓展等指導服務。建立帶頭人創業導師隊伍,重點從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中遴選一批經歷豐富、成效顯著的創業成功人士,為農村創業人員提供經驗分享等指導服務。
健全指導服務機制。建立指導服務平臺,依托農村創新創業園區、孵化實訓基地和網絡平臺等,通過集中授課、案例教學、現場指導等方式,創立“平臺+導師+學員”服務模式。開展點對點指導服務,根據農村創業導師和農村創業人員實際,開展“一帶一”“師帶徒”“一帶多”等精準服務。創新指導服務方式,通過網絡、視頻等載體,為農村創業人員提供政策咨詢、技術指導、市場營銷、品牌培育等服務。農村創業導師為農村創業人員提供咨詢服務,不替代農村創業人員創業決策,強化農村創業人員決策自主、風險自擔意識。
第四節 優化創業環境
強化創業服務。支持地方依托縣鄉政府政務大廳設立農村創新創業服務窗口,發揮鄉村產業服務指導機構和行業協會商會作用,培育市場化中介服務機構。建立“互聯網+”創新創業服務模式,為農村創新創業主體提供靈活便捷在線服務。
強化創業培訓。依托普通高校、職業院校、優質培訓機構、公共職業技能培訓平臺等開展創業能力提升培訓,讓有意愿的農村創新創業人員均能受到免費創業培訓。推行“創業+技能”“創業+產業”的培訓模式,開展互動教學、案例教學和現場觀摩教學。發揮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作用,講述勵志故事,分享創業經驗。
第五節 培育鄉村企業家隊伍
鄉村企業家是鄉村企業發展的核心,是鄉村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。加強鄉村企業家隊伍建設的統籌規劃,將鄉村產業發展與鄉村企業家培育同步謀劃、同步推進。
壯大鄉村企業家隊伍。采取多種方式扶持一批大型農業企業集團,培育一批具有全球戰略眼光、市場開拓精神、管理創新能力的行業領軍鄉村企業家。引導網絡平臺企業投資鄉村,開發農業農村資源,豐富產業業態類型,培育一批引領鄉村產業轉型的現代鄉村企業家。同時,發掘一批鄉村能工巧匠,培育一批“小巨人”鄉村企業家。
弘揚鄉村企業家精神。弘揚愛國敬業精神,培養鄉村企業家國家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,引導鄉村企業家把個人理想融入鄉村振興和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。弘揚敢為人先精神,培養鄉村企業家識別市場、發現機會、敢闖敢干的特質,開發新產品,創造新需求,拓展新市場。弘揚堅韌執著精神,引導鄉村企業家傳承“走遍千山萬水,說盡千言萬語,歷經千辛萬苦”的品質,不畏艱難、吃苦耐勞、艱苦創業。弘揚立農為農精神,引導鄉村企業家厚植鄉土情懷、投身鄉村振興大潮,帶領千千萬萬的小農戶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有效對接。依據有關規定,對扎根鄉村、服務農業、帶動農民、貢獻突出的優秀鄉村企業家給予表彰。
第九章 保障措施
第一節 加強統籌協調
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要求,有力推動鄉村產業發展。建立農業農村部門牽頭抓總、相關部門協調配合、社會力量積極支持、農民群眾廣泛參與的推進機制,加強統籌協調,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。建立鄉村產業評價指標體系,加強數據采集、市場調查、運行分析和信息發布,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測,科學評估發展成效。
第二節 加強政策扶持
加快完善土地、資金、人才等要素支撐的政策措施,確保各項政策可落地、可操作、可見效。完善財政扶持政策,采取“以獎代補、先建后補”等方式,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、農業產業強鎮、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及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。鼓勵地方發行專項債券用于鄉村產業。強化金融扶持政策,引導縣域金融機構將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當地,建立“銀稅互動”“銀信互動”貸款機制。充分發揮融資擔保體系作用,強化擔保融資增信功能,推動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。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政策體系,明確用地類型和供地方式,實行分類管理。
第三節 強化科技支撐
建立以企業為主體、市場為導向、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,加強創新成果產業化,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。引導大專院校、科研院所與鄉村企業合作,開展聯合技術攻關,研發一批具有先進性、專屬性的技術和工藝,創制一批適用性廣、經濟性好的設施裝備。支持科技人員以科技成果入股鄉村企業,建立健全科研人員校企、院企共建雙聘機制。指導縣(市)成立鄉村產業專家顧問團,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。
第四節 營造良好氛圍
挖掘鄉村產業發展鮮活經驗,總結推廣一批發展模式、典型案例和先進人物。弘揚創業精神、工匠精神、企業家精神,激發崇尚創新、勇于創業的熱情。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,解讀產業政策、宣傳做法經驗、推廣典型模式,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、協力支持,營造良好發展氛圍。